看松果購物創業經驗與app中廣告獲利模式的關係

先看看這篇文章:
新創奮鬥兩年的心得甘苦談:「做好份內的事」非常要不得
多數的網路公司或電商並非如此,例如很流行的 C2C 商業模式,平台只收取極低的交易抽成費用(或完全不收),你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個平台對每筆交易只抽取 1% 的費用,那就算你很努力很努力讓這個平台一個月有達到 1 億元的交易,雖然聽起來成績不錯,但平台也只能收到 100 萬元,但要創造出這樣的規模,一個月的成本應該不會只有 100 萬,於是唯一能活下來的方法就是再花更多錢創造更大的規模,去追求一個非常困難的損益兩平點。
我並不是說這樣做不正確,我想表達的是「資源戰」通常很不適合沒資源的新創團隊來打。思考松果的時候,我們把自己的定位設定的比較保守,想從一個小而美的市場出發。我們花了不少廣告費帶來新流量,也讓多數流量導到商品頁直接帶動商品行銷,但同時我們在計算廣告的花費也非常小心,小心的讓這些廣告費用的支出下,流量可以成長又能有獲利。
一個月 6000 萬的交易以重視規模經濟的電商來說並不大,但幸運的是我們在這樣的規模公司就可以獲利。

感想:
1.如果一億元只能得到100萬的收入,可能連2個工程師都請不起.
松果購物30 人左右的團隊,每年的基本底薪支出最少1500萬.
當然,抽成只有1%太少了,通常3%-10%比較正常.即使如此,算10%好了,這錢也請不起太多工程師.如果加上行銷費用,要達到一億營業額,一定要投入幾百萬元,如此算起來這根本就是必虧本的.

2.台灣的電商目前競爭太激烈,momo,pchome,yahoo購物中心,已經把市場都吃光了,這些購物中心都跟銀行走深度合作,在這些購物中心消費的話,消費者會有5-10%回饋,且三不五時就送個購物金,這場仗松果購物要贏實在困難 ,可以說根本打不贏的。

好了,回到正題,app跟這些購物中心有什麼關係呢?
有的,app中廣告很多都是這些購物中心的廣告,
比如說我在momo搜尋了茶葉,沒多久你開的app中都會是MOMO的茶葉廣告。

app就是靠這些廣告獲利的,但是很微薄。
如果連松果購物都很難獲利,app更是困難,單純靠app廣告很難達到1億營業額,所以很多新創公司他們只是在開發app,然後單純想靠app廣告或IAP來獲利,可說是極為困難。

商業模式很重要,設計app時就要開始想好獲利模式,
千萬不能只靠廣告,必須要靠其他手段,
不然很可能公司很快就倒了。

他們還提到:
我們觀察到當市場出現一個新機會(例如2010年的Groupon、最近2年C2C模式的公司)的時候,進入者往往只有3~6個月的時間進入這個領域,當你晚一點才進來的時候,非常對不起,這道門已經關了,因為這時候取得新用戶的成本已經被墊高,招商的困難度也提高,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「先進者優勢」。3~6個月聽起來好像也蠻久的,但你必須考慮到網站開發上線和商業模式能正常營運,通常也要花上你3~6個月時間,也就是說,要把握住一個新的商業機會開啟,一個團隊可能幾乎必須在這個「勢」出現的一開始,就決定要跟,然後你只有很短的時間,把人找齊、做網站、拚速度,讓網站趕快上線然後用最快的時間打下市場。
所以:
當你的同事還在線上購物,別人已經在搶市場了。

link: 再看看他們一開始第一年創業文章.

這又讓我想起以前參加公司內的三用人的會議,各個集團派出的人大家一起討論事情,但仔細想想,其實沒人心在這裡。大家只是想自己的工作,對於三用應該要做的那些事,完全沒有心,可以說各懷鬼胎,大家只想如何討好自己的事業群最大主管。我還記得有次要請大家討論事情,擔任個集團召集人,我一個人一個人打電話給他們,然後一個人一個人的拒絕我,說有公司的事要忙,都不願意出一份力,相比之下,這跟松果購物他們草創時,有個圓桌會議,可以暢所欲言,目標明確與熱情度有很大的差別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最爛的銀行服務-玉山銀行

Mark App Design Apps - Terms and Privacy Policy (服務條款,隱私權政策)

SMR疊瓦式hdd致命缺陷被解決????!!!

ios app 上架時app icon要注意事項

更改google drive預設存放目錄位置Change Google Drive Default Folder Location in Windows

舊有app在Android 12 閃退問題& app Splash screens

google play 正式發布前測試報告...非常好用.

app bundle and bundletool. 關於aab安裝問題

關於google play console app應用程式簽署

Google Play badge徽章產生器